10月10日是第1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健身健心,你我同行”,倡導保持生理健康與追求心理健康的統一。《江南都市報》特邀我校心理咨詢中心楊東明(學工處副處長)、舒曼、嚴和來三位老師接聽“市民熱線”,為市民提供心理咨詢,解答困擾市民身心的各種心理問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熱線電話此起彼伏。現場工作人員屏息靜氣,老師們認真接聽市民來電反映的情況,做好相應的記錄。記者跟隨 舒曼老師接聽了一位市民的熱線。這位市民的兒子下崗在家很長時間,不敢外出找工作,晚上睡眠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通過深入的交談, 舒老師判斷市民的兒子患上了抑郁癥。他耐心地告訴那位市民,下崗引起情緒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并建議他積極鼓勵自己的兒子外出找工作,給兒子更多積極的暗示。舒老師的回答讓市民感到滿意。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工作壓力、升學壓力、情感受困等各種因素帶來的心理困惑使許多人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礙。當晚,一個小時的咨詢時間里,市民咨詢的內容涉及情感困惑、抑郁癥、心身疾病、失眠、精神行為障礙等心理問題。每一個電話進來,三位老師都耐心地傾聽、熱心地解答,對于不能馬上答復或解決的問題,三位老師都已經一一記錄下來,并留下了辦公電話,以后繼續交流。
我校心理咨詢工作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為重點,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學習、助人自助”的教育目標,目前已經形成了“教育,培訓,咨詢,干預,宣傳,網絡以及學生社團”六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心理沙龍、心理互助社區到心理素質拓展營,心理咨詢中心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已開辦了很多特色活動。
在做好學生心理工作的引導的基礎上,心理咨詢中心把眼光放到了社會。他們曾赴于都關愛留守兒童、赴九江地震災區對受災人民進行心理安撫、赴九江德安縣塘山鄉的小山村關愛農村女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