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學校組建22支“火車頭”暑期文明實踐隊,奔赴省內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暑期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大學生們走進農村、社區、企業、田間地頭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理論宣講、志愿服務等,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貢獻青春智慧、展現青年力量。
深入基層展調研探訪產業促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和基礎。“火車頭”暑期文明實踐隊赴新余市湖澤鎮黃茶產業基地、昌田村蜜蜂養殖基地、昌田村蓮子產業基地調研,圍繞產業技術、產品特性、實施模式與管理方法與當地農戶交流,探索鄉村致富之匙。體健學院學生走進學校的鄉村振興幫扶點——武寧縣,在紅杉嶺農村專業合作社探索黃蜀葵的生產奧秘,參觀了解當地特色黃蜀葵產業的生產經營模式。“當地以特色產業為抓手,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鄉村振興培育新動能,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產業興農、科技興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汪雨緣說。
直播助農促經濟俯身踩泥悟農忙
助農直播跑出鄉村加速度。“火車頭”暑期文明實踐第二分隊深入共青精神體驗園調研當地農業發展情況。通過直播演唱的形式原價售賣農副產品,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幫助農戶搭上“互聯網+”賽道的“快車”,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人文學院學生積極探索“農業電商+鄉村振興”的模式,與南豐縣白舍鎮當地農戶“南豐兄弟vlog”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趣味橫生的助農直播合作,實現直播2小時漲粉2萬,點贊量達41.4萬。“我們親近自然、抓魚下塘,直播助推農產品,‘互聯網+’正在引領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機遇、新動能。”學生殷凱文說。
志愿服務展現擔當守護童心向陽綻放
“堅定理想信念,把牢青春航向——長大后,我想成為你,“火車頭”暑期文明實踐隊赴新余市歐里鎮分隊,圍繞“防溺水及應急救助知識教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等主題組織授課分享。同學們結合繪畫、手工DIY等項目,以自身故事、優秀榜樣鼓勵留守兒童努力成長心懷希望,并給每一位小朋友都留下一張載滿祝福的明信片。學生趙佳琪告訴記者,“我們這樣短暫地靠近他們,以大朋友的身份給小朋友們帶來溫暖和鼓勵,希望他們會記得有這樣一群的大朋友們會一直與他們一起,身雖甚遠,心卻相近,健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此外,體健學院研究生“火車頭”暑期文明實踐隊還前往湖北省黃梅縣杉木鄉藕塘村童心港灣開展防溺水安全知識宣講、紅色故事分享、籃球和武術教授等活動,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其中,“一封家書寄相思”活動打開眾多留守兒童的心門,幫助他們把藏在心中的思念寄予信紙,用心的關懷構筑愛的大橋。
勇當“火車頭”,青春建新功。華東交通大學暑期文明實踐隊以實干書寫奮進,以實踐淬煉青春,在廣袤的田間地頭上好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用雙肩擔當“鐵”的使命,用行動詮釋“鐵”的精神,用汗水澆灌良田,將專業所長用于振興鄉村經濟和產業發展,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