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即日起推出“教育強國大家談”專欄,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努力回答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加強建設教育強國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今天一起來看土建學院王永祥教授的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怎樣貫徹這一戰略方針,尤其是在日常教學中如何落實呢?
首先,我們需要檢視我們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將學生視為被動的接受者,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逐步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在這個過程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從錯誤中學習和自我糾正,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根據課程性質,不斷創新考核方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理解、應用的同時,可以給學生發揮創造性的應答機會。“教、學、考”方式的根本變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發展戰略。
其次,我們必須持續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對于教學研究型高校,科研高手、教學能手都不能少,要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加強教師的培訓和發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教師隊伍中,專業負責人或教研室主任的崗位是“兼職崗”,但工作非常重要,是需要起帶頭作用的“生產隊長”,是推動教學工作創新走深走實的一線實踐者和管理者,高校要高度重視并盡可能提供實質性支持,不斷激發、提高他們對崗位的責任心和內生工作動力,讓他們全心全意帶領團隊教師為專業建設發展奉獻力量。
總的來說,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創新教育方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質量,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努力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