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認知中,交通運輸領域總是與鋼鐵軌道、重型機械等“硬核”元素緊密相連。然而,在華東交通大學,有一支以女性為主力的科研勁旅,在交通強省建設中貢獻力量。這支團隊便是2024年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的獲得者——華東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創新團隊。

2016年,華東交通大學整合交通運輸、物流等專業資源,組建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學院的徐玉萍教授敏銳地意識到,交通行業的未來,需要打破專業壁壘,更需要多元視角。她牽頭組建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的科研隊伍,巧合的是團隊中的女性成員占大多數。
“當時有人質疑,女性能否扛得住工地調研、熬夜攻關的強度?!眻F隊成員李卓群教授回憶道。但事實證明,這支“女將團隊”以獨特的細膩與堅韌,開辟了科研新路徑。她們不僅在實驗室里分析數據,還穿梭于機場、火車站、碼頭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在交通運輸與物流企業眼中,她們是當之無愧的“智囊團”。
團隊以女性獨有的細心和細致,對傳統交通在新時代的發展精準洞察。在團隊的科研圖譜中,既有推動南昌成為全國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的頂層設計,也有開辟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發展試點的實踐突破,更孕育出了“吳文俊人工智能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代表性成果。
在贛州西高速公路服務區,甘衛華教授帶領團隊建設了3049平方米的贛州西服務區物流倉?!皞鹘y服務區只做‘停車+賣貨’,我們讓它們變身‘區域物流場站’。”團隊通過優化商品配送路徑,節約成本與時間,提高了訂單的響應率。物流倉的建立,不僅為周邊地區提供了現代化的物流服務平臺,也為高速公路沿線的貨運行業提供了更便捷的貨物中轉和存儲空間,大幅提升了高速公路的物流通行能力。項目經驗在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年會上獲得廣泛關注,提升了行業影響力并為其他區域的服務區改造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教學是這支團隊的另一戰場。她們屢次斬獲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多位教師被評選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的學生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中等國家級比賽中斬獲金獎。秘訣何在?答案藏在團隊產學研結合的育人模式中。
“我們要求每位年輕教師‘一師雙崗’——既要帶科研項目,也要進企業實踐?!备市l華教授說道。“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不能完全解決企業的庫存成本過高的問題,還需要有管理辦法和方案來進行配套?!崩钭咳航淌趲ьI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有效解決了五洲醫藥公司庫存管理問題,企業為這個師生組合豎起了大拇指。
團隊里最年輕的成員、90后教師李曉曦博士、可鈺博士對團隊的傳幫帶感受深刻:“從課題申報到生活難題,前輩們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年輕教師間常通過課后散步、周末聚餐等方式來增進感情,這些也成為我們釋放科研壓力的‘情緒緩沖帶’。”
甘衛華坦言,在團隊中,女性特有的情感敏銳性反而轉化為管理優勢:“團隊中,女性成員們直爽與細膩的性格差異在多年磨合中形成互補,就像道岔的精密咬合——我們既能激烈爭論技術路線,也能理解彼此兼顧家庭的責任?!?/p>
當團隊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的消息傳來后,團隊成員們難掩激動。如今,這支團隊正以這項榮譽為新的起點,在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的藍圖上繼續揮毫。

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5/03/13317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