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江西紅色地圖上,一輛智能小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的足跡巡游,其精妙程度讓學習圍觀的團員和青年驚嘆不已……這是華東交通大學開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的一個生動縮影。該校電氣學院“青心向黨”團隊發揮專業特長,自主研發搭建智能小車并繪制江西紅色地圖,依托這一“紅色走讀”實踐作品,創新探索專題學習新模式,增強專題學習吸引力、互動感和體驗感。
自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華東交通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團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打造“學習萬花筒”,聚力“火車頭”骨干,驅動“三學”強引擎,注活力、聚合力、提動力,穩步推進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打造“學習萬花筒”,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在深入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過程中,華東交通大學發現基層團支部的部分團員和青年處于學習表面化,學得不夠深入,理解不夠透徹等困境。對此,華東交通大學積極探索“團支部+內容創新”模式,各級團組織圍繞學習主題,結合團支部專題學習等內容進行多形式創新,打造“學習萬花筒”,不斷為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該校信息學院物聯網專業2023級1班團支部采取青年喜聞樂見的“理論宣講+圍桌座談”方式開展專題學習,依托“強國重器”畫像,聚焦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科技成就,通過“一幅畫一事件一成就”講述我國高科技領域的突破發展,增強專題學習吸引力、互動感和體驗感。“很喜歡這種沉浸式、體驗式的學習氛圍”,該支部團員和青年紛紛表示,“希望這樣生動活潑、充滿互動的專題學習可以更多,我很樂意參與!”
聚力“火車頭”骨干,發揮牽引實效
“理論宣講要入腦入心,就必須鮮活起來,善于用‘青言青語’同青年交流。我們要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宣講員,用青年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的方式,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李萌萌作為華東交通大學“火車頭”青年講師團的一員,這樣講到。該校“火車頭”青年講師團由專職團干、青年教師、“青馬工程”學員和學生骨干等46名師生組成。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火車頭”青年講師團組織開展集體備課+示范宣講,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團支部四個專題學習內容,打造了11堂精品團課,深入班級團支部和學生組織開展理論宣講,“青言青語”的宣講方式不僅深受華交學子喜愛,更受邀為省內9所高校學生代表宣講。
華東交通大學世紀英才學校是該校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強陣地。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世紀英才學校舉辦“火車頭”青馬學員專題讀書班,以每周一次論壇、每月一次讀書分享會的方式,組織“青馬”學員認認真真讀原文、學原著,深入學習《習近平著作選讀》《論黨的青年工作》等著作,結合學習體會進行主題演講,發揮“青馬”學員示范帶動作用。第十六期世紀英才四班學員尤靖貽表示,“青馬”學員的身份讓她多了一份榮耀和責任,她要求自己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學厚一度,以更好地踐行“平時做模范,難時做骨干,未來做標桿”的英才校訓。
此外,華東交通大學聚焦“團支部+朋輩引領”,積極發揮教工黨員、學生黨員模范作用,通過座談研討、讀書小組、深入學生宿舍等方式,與團員和青年分享學習心得,互解問題困惑;邀請青年校友、保研學霸、烈士后代等榜樣典型與團支部“面對面”交流,以點帶面,讓“火車頭”牽引成效直達基層。
驅動“三學”強引擎,推動實踐轉化
華東交通大學以“三學”為抓手,扎實推進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走實走深。堅持思政教師“導學”,17個學院團委與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邀請思政課教師走進團支部,給予個性化的思政指導,豐富團支部專題學習內容供給;引導專職團干“領學”,在每次專題學習之前召開團支部書記學習會,領學指定的學習篇目,帶頭分享思考感悟;推動團員青年“研學”,鼓勵各團支部通過支部聯席會、讀書小組等方式,圍繞專題學習內容,認認真真學、潛下心來悟,在暢所欲言的過程中碰撞思想火花,并指導各團支部組織非團員的青年列席支部學習,共同參加討論。
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該校通過“導學”“領學”“研學”,推動理論學習轉化為實踐成果,激勵團員和青年挺膺擔當。常態化組織學生志愿者開展“河小青”“童心港灣”“星語心援”等志愿服務,助力江西網球公開賽、南昌馬拉松等國際賽事的舉辦,弘揚志愿精神,服務社會需求;圍繞紅色教育,組織開展“向國旗敬禮——青春致敬祖國”“青春井岡行”、重走革命紀念館等紅色尋訪活動,引導團員和青年在實踐中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聚焦交通行業特色,組織團員和青年深入鐵路行業基層一線等參觀實踐,引導團員和青年在實踐中了解行業特色,堅定交通報國理想,為服務交通強國戰略、交通強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目前,華東交通大學正在持續深化“火車頭”黨建提升工程,強化“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圍繞國情教育、“我為青年辦實事”、實踐體驗、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團員和青年發揮專業所長,積極投身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等崗位建功,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作者:尤靖貽、戴優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