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校官網、官微推出“教育強國大家談”專欄,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努力回答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加強建設教育強國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今天一起來看交通基礎設施環境與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鐵路環境振動與噪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全民的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教育強國的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和互相促進的關系。發揮科學研究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可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是科學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加強基礎研究是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建設教育強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的戰略先導和基礎工程。應用研究是教育強國服務經濟建設的關鍵一環,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培養具備扎實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二是教師隊伍教學能力和科學素養并重。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歸根到底要靠高水平師資隊伍。要更加重視教師隊伍能力提升,更加重視青年教師成長,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養成,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師德師風教育,為我國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科研平臺研究屬性和教育功能并重。科研平臺既是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育人的關鍵環節。大力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大型實驗儀器共享,完善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當今科學研究范式正發生深刻變革,要持續發揮科學研究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支撐作用,砥礪前行、不斷創新,主動擔當起高水平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