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華東交通大學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主題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以主題教育成效提升人才培養質效。
以理論學習深度強基。學校始終堅持將學思想擺在主題教育的首位,將思想政治教育擺在人才培養的首位,持續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時間上,充分利用學生入學、畢業的特殊時間節點,著力扣好新生第一粒扣子、上好最后一堂思政課,將開學、畢業典禮與主題教育、黨性教育、愛國教育相結合,持續增強學生投身民族復興、激揚青春夢想的奮斗信念。空間上,利用暑假,組織學生黨員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足跡,開展主題教育紅色走讀,圍繞農村工作進行調研,幫助當地農戶建立起“農業電商+鄉村振興”模式,讓農戶搭上“互聯網+”賽道“快車”,引導青年學生在廣闊天地中增長才干、彰顯擔當。
以調查研究力度提質。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縮小劣勢、擴大優勢、贏得勝勢的有力武器。校領導班子成員分別領題調研,深入教學科研一線,重點圍繞優化專業設置、促進學生就業等關乎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開展破解復雜難題的對策性調研、了解課題進展的跟蹤性調研、研究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調研總計79次,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改進舉措。如在專業素質能力培養上,進一步明確將“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作為專業動態調整的基本原則,新增道路工程、高速鐵路工程、虛擬現實技術、智能建造等服務交通領域的專業及方向,增強人才專業能力與社會需求、行業需求的匹配度。學校現有的55個招生專業中,交通運輸類主專業和具有交通背景的專業占比81.8%。在創新實踐能力提升上,推動教師科研項目、平臺與學生科創賽事、基地有機聯動,全面提升學生面向工程一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實現人才培養鏈和行業需求鏈的有效對接。目前,學校已有16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認證通過率達76%,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以檢視整改強度賦能。“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是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應有之義。在主題教育中,學校圍繞中心工作、通過檢視整改,堅持跟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改,重點督辦師生所憂、基層所盼的校園治理突出問題,讓廣大師生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匯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線上,用好書記校長信箱,暢通訴求反饋渠道,針對師生反映的問題和意見,積極督促責任單位在線實時受理、及時回應、限時辦結,定期編寫情況分析月報,對問題突出單位,重點督查、全程督辦。線下,持續發揮“一站式”學生社區育人職能和服務優勢,組織學校學生黨支部入駐“一站式”服務中心,搭建起師生“點單”,黨員“接單”的“訂單化”志愿服務模式,提供包含電腦“義診”、公共課期末輔導、考研出國咨詢等多種類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