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蘇春已至,踔厲奮進正當時。3月9日,春季學期“開學第一課”在南區音樂廳開講。校黨委書記柳和生,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分別為師生講授了一堂意義深刻、催人奮進的思政課。

校黨委書記柳和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同學們,為什么說‘3年抗疫的中國,歷程極不平凡’?為什么說‘今天的中國,充滿生機活力’?為什么說‘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柳和生從三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出發,帶領師生共同回顧了3年抗疫的艱辛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果,通過一系列鮮活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生動展示了新時代十年以來國家、江西和學校取得的巨大成就。
柳和生寄語青年師生,要勇做“鐵心鑄忠誠、鐵血報家國、鐵肩擔使命、鐵手創大業”的新時代鐵人鐵軍,以積極向上的奮進心態、銳意進取的奮發狀態、勇往直前的奮斗姿態,從春天出發,向著美好的未來奮躍而上,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中扛起青春責任、彰顯青春擔當,展現青春力量、譜寫青春華章。


授課現場。
面對未來,柳和生對大家提出三點希望,
——胸懷大氣,厚植家國情懷。要心系“國之大者”,樹牢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個人與國家的同頻共振中淬煉無我境界,在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觀照中踐行青春誓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中找準前進的方向、找到奮斗的路徑,努力練就過硬的本領、健康的體魄,真正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砥礪銳氣,涵養進取品格。要永葆明德修身的初心,將修身、修心、修德緊密結合起來,樹牢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與模范踐行者,夯實道德根基、涵養道德品質、提升道德修養。要永葆堅韌不拔的恒心,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在銳意進取中歷練,在擔當盡責中成長,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要永葆精益求精的匠心,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終身學習,不僅從書本中求知,更在實踐中力行,讓青春在學思踐悟、摸爬滾打中綻放絢麗之花。
——蓬勃朝氣,不負時代年華。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摒棄“驕”“嬌”二氣,善于發現“苦”的價值,把“吃苦”當成一種歷練;善于挖掘“苦”的意義,把“吃苦”當成一種考驗;善于品嘗“苦”的果實,把“吃苦”當成一種福氣,只有經得起現在的“苦”,才能造就將來的“酷”。要主動置身于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洪流中,勇擔奮斗之責、激發奮斗之志、迸發奮斗之力,在堅持奮斗中擔當作為,在擔當作為中接續奮斗,以不負時代的干勁和不負韶華的拼勁,練就“真功夫”、錘煉“真品格”,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朝著偉大夢想奮力前進。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講授“開學第一課”。
課堂上,徐長節回顧了學校過去一年的快速發展歷程,通報了學校在科研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他強調,過去一年學校各項工作有聲有色,各類成績可圈可點,這些成績的取得、成果的突破,得益于全校上下凝心聚力、通力合作,得益于人才強校戰略的深入實施。


授課現場。
徐長節用一個個鮮活有趣的身邊榜樣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報國之志,希望同學們見賢思齊,以實際行動向他們學習,在科學研究、專業競賽、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方面拔得頭籌、嶄露頭角。他對大家提出了未來的期望和要求:
——要有大格局,頂天立地做“三者”。要做堅定的信仰者,必須心懷“國之大者”,為國之重器、國之利器貢獻智慧和力量。要做積極的奮斗者,必須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著眼戰略支撐和高端引領,掌握專業動態,創新理論知識,從容應對新挑戰、努力破解新課題、著力實現新發展。要做忠實的踐行者,必須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過程、融入事業追求,不忘初心、潛心篤行、精益求精。
——要有大本領,經天緯地強“三力”。要鍛煉思辨力、提升自控力、發揮創造力,在學科學習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充滿活力地去創新,充滿熱情地去創造。
——要有大情懷,腳踏實地修“三心”。要懷揣“甘坐板凳十年冷”的赤子心、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進取心、有“天生襟度容江海”的包容心,以更加自信、更具從容、更有底氣的胸懷與擔當,把“強國有我”的青春華章書寫在祖國大地。

師生共同聆聽“開學第一課”。
黨辦校辦、學工部、研究生院(研工部)、團委主要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學工辦主任、全體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導師代表、學生代表到場聆聽。(王臻、沈展銳、程思焱、張梓航 攝)
【“開學第一課”我們有話說】
國際學院黨委副書記甘為:聽完這一課,深感責任重大。一是榮耀之重,放眼全國,舉目江西,定睛華交,作為生長在中國贛鄱大地的華交鐵人鐵軍,我倍感自豪。二是責任之重,“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青年工作戰線的一員,我要堅定不移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與青年一起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在復興號巨輪的航行中留下自己的航標。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蒲澤昂:“開學第一課”讓我精神振奮、收獲滿滿,讓我們切身感悟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帶領我們進一步了解學校事業發展情況。作為新時代華交研究生,我們一定會牢記囑托,在科學與理論研究上下功夫,懷抱學習的熱情之心,潛心鉆研、甘坐科研“冷板凳”,在實現夢想的廣闊舞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百年交大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青春力量。
機電學院2021級機械三班學生閆澤龍:“開學第一課”讓我對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黨帶領人民群眾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勝了曾經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新冠疫情,極力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時,華交學子也與華交共同進步,華交學子不畏艱險,勇于擔當,必會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