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我校軌道與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2022年學術委員會會議暨學術交流會在線上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翟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繆昌文,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沙理工大學教授鄭健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李學峰研究員,西南交通大學科研院院長王平教授,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西南交通大學高仕斌教授,長江學者、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高亮教授,同濟大學周順華教授,長江學者、中南大學副校長蔣麗忠教授,青島科而泰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尹學軍研究員出席。
校黨委書記柳和生致詞,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鄢幫有出席并講話。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副校長劉林芽,黨委委員、副校長羅文俊,黨委委員、副校長黃志超,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性能監測與保障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夢成出席。
柳和生在致辭中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參會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校情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情況。他指出,國家重點實驗室“含鐵量”特別高,確立了一條服務“交通強國”“交通強省”的鐵道發展之路;集中優質資源,組建了一支包含長江學者、國家杰青、青年長江等在內的鐵軍;“新高度”特別鐵,今年又取得了一批高大上的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踔厲奮發,更得益于專家、領導的鼎力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指導、支持學校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發展,為學校把脈開方、賦能提速。
鄢幫有在講話中指出,長期以來,我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國家級平臺攻堅行動,以國家級平臺為引領,打造我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驗室要堅持特色發展,始終錨定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和人才集聚平臺,集中精力培育大團隊,聚精會神攻堅大項目,全力以赴產出大成果;要堅持兩輪驅動,在服務行業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要堅持開放合作,持之以恒聚合正能量,踔厲奮發跑出加速度,成為江西科技創新發展的“領路先鋒”,為江西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硬核支撐”。
開幕式結束后,學術委員會和學術交流會、贛鄱科普大講堂分兩個會場進行。學術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國家重點實驗室年度工作總結及下一年度工作計劃匯報、開放課題和自主課題情況介紹和會評。會議還舉行了開放課題、自主課題總結交流會,來自我校和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10位專家圍繞各自課題作學術報告。
在學術交流會、贛鄱科普大講堂上,繆昌文院士作特邀報告,中南大學周旺保、謝素超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李小珍、朱旻昊、胡海濤教授,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豐光亮副研究員,江西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雪昆,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江明等8位專家作主旨報告。
我校科發院、研究生院、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土建學院、機電學院、電氣學院、交通學院、材料學院院長,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及研究生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