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在南昌聯合召開2023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工作,分析形勢,全面部署做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郭杰忠,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郭錦亮出席并講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劉小強主持會議。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在我校分會場,介紹學校特色做法與典型經驗。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徐長節在我校分會場,介紹學校特色做法與典型經驗。

我校在2023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上作典型發言。
會議指出,我省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將再創新高,預計為45.7萬人,同比增加22.19%。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科技、人才和就業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各地市各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做好我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面臨的形勢,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聚焦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會議強調,各地市各高校要千方百計促進市場化就業,深入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要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性崗位,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鼓勵更多畢業生報考重點領域和一線崗位,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要健全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有的放矢開展就業指導,充分發揮就業工作在落實立德樹人和“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將省情教育、紅色基因傳承等元素融入到就業指導教育中,讓學生了解江西、熱愛江西,增強服務江西的意愿,不斷強化就業育人實效,引導畢業生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崗位,用好“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堅決保護畢業生就業權益。要做好畢業生留贛就業工作,引導鼓勵畢業生到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要領域特別是我省優勢行業、支柱產業、領航企業就業。要用心用情幫扶就業困難群體,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跟蹤服務。要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精神,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穩妥有序取消就業報到證工作,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強化就業統計監測。要深入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學科專業布局調整,建立產業、專業、就業“三業”聯動機制,完善人才培養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契合的學科專業體系。要落實就業“一把手”責任,注重配齊配強就業工作隊伍,密切部門協同配合,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會議要求,要加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畢業生自身和公共部門積極性,全力穩定和擴大畢業生就業門路。要轉變就業工作范式,從點狀、零碎的就業工作轉向體系化、整體化的就業工作,推動就業工作從抓數據統計向抓育人、抓服務、抓指導、抓統計和體制一體化建設轉變,實現就業工作與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學生發展、學科專業特色、學校辦學特色相融合,構建“學校—職能部門—學院—班級”四級聯動和招生、培養、科研、學工、就業等多方面協同推進的縱橫交錯就業工作網絡,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高校就業工作體系,打造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就業工作品牌。要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招聘信息服務、能力提升服務、人才流動服務,提高對接匹配效率。要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將困難畢業生情況掌握到位、就業幫扶舉措落實到位、相關院校支持到位。要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高畢業生維權意識,為他們提供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
徐長節在發言中說,學校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將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在強“三力”、重“三導”、巧“三解”上下功夫,深度服務軌道交通國家大行業和地方大產業,有效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主要做法有:
——協同聯動、精耕細作,在強“三力”上下功夫。一是強化組織“推動力”。堅持高位推動,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構建“學校—職能部門—學院—班級”四級聯動,“部門、學院、輔導員、教師”全員參與的“大就業”工作格局。二是強化市場“對接力”。立足交通行業與江西產業,全面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今年5月以來,主要校領導帶頭率隊赴南昌局集團公司、江鈴汽車集團、江西建工集團、江西交投集團等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已完成線上線下訪企拓崗61次,省內企業占比達83%,未來兩年將新增就業崗位8000余個。三是強化就業“服務力”。學校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從9月3日至今,已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26場,提供崗位41440個,截至目前2023屆本科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1501人,去向落實率為19.94%。
——靶向發力、精準施策,在重“三導”上下功夫。一是科學指導就業創業。學校將立德樹人與專業指導有機融合,精心打磨《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等國家線上一流本科課程、《創新創業過程與方法》等全國就業創業金課。二是積極引導留贛發展。持續推進留贛“本土化”就業,每年將校園招聘黃金期留給在贛企業。出臺畢業生留贛率政策,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扎根紅土地、建功大交通,今年留贛率將提升4%。三是鼓勵倡導基層鍛煉。以招生就業“兩微兩網”為陣地,專設“基層就業”線上欄目,積極宣傳、引導鼓勵畢業生投身“交通強國”“高鐵走出去”國家戰略和交通強省建設。
——思政引領、就業育人,在巧“三解”上下功夫。一是思想解惑。將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融入就業課堂、講座、談心、咨詢等環節之中。讓畢業生充分認識到大學畢業生只是成長型人才,而非成熟型人才,不能奢望一畢業就獲得成熟型人才的地位和待遇,要端正就業心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自信進取的信念,創造和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二是心理解壓。組建以就業指導教研室、心理教育中心黨員教師為主的定點服務團隊,開展“一對一”專業輔導,每年為5000余人次理清就業思路,設計個性化職業規劃,疏導因就業壓力產生的心理問題200余個。三是幫扶解困。組織開展教育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助力全省9個設區市36所院校900名困難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徐長節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入開展就業育人,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全力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同時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主動投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貢獻智慧力量。
招就處、學工部、武裝部、教務處、研工部、計財處、雙創學院負責人,各學院院長、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和全體畢業班輔導員參加會議。(攝/樊權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