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第六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獎評選中,他獲得經濟學著作獎一等獎,改寫了江西省高校無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一等獎的歷史。他就是經管學院院長歐陽志剛,二十多年來,他靜心育人,潛心科研,不斷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振興經管作出了突出貢獻,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新時代贛鄱先鋒”之突出貢獻好榜樣學習宣傳對象。

潛心科研,矢志不渝
二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作為一名“半路出家”的工科男,歐陽志剛知道他所選擇的道路,路阻且長。從一個經濟學“小白”成長為江西省首獲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的經濟學家,他成功的秘訣是矢志不渝的熱愛。對科研和經濟學的執著追求成為他的動力,多年的默默研究、不斷沉淀,只為厚積薄發。
他始終堅持以契合國家發展戰略的經濟問題為導向,立足中國國情,對國際前沿非線性計量理論進行改進和創新。通過研究有關動態因子、動態因子機制轉換模型、非線性閾值協整檢驗和應用,面板閾值協整模型、共同周期理論與分解及其應用研究,他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在理論上的實質性創新,使之不僅更適用于中國問題,還有助于深入解讀中國經濟規律,服務國家決策。
不僅如此,他還系統研究了中國收入差距問題、新常態下貨幣政策定向調節問題、供給側與需求側驅動力協調推進問題等,這些研究成果契合了當前共同富裕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國家戰略,他提出的政策建議,也被國家出臺的文件所印證。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的論文單篇被引377次,發表在《經濟研究》的論文單篇被引586次,成果入選《世界經濟年鑒2016》,被評為“全球宏觀經濟學”2015年十佳中文論文,6次獲省社科成果一、二等獎……他用時間交出了一份“國之大者”的滿意答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幸福作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以切實可行的行動舉措保證各項政策真正取得實效。
二十余年的靜心凝神,使他對于我國經濟的應用,早已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在全國計量經濟大會上對他給予了肯定評價,清華大學教授李子奈等名家也在不同場合給予他肯定性評價。
精心育人,不忘使命
懷初心,擔責任。歐陽志剛時刻牢記著自己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傾心指導學生科研與實踐,為國家培養人才。指導學生2次獲得全國優秀金融碩士學位論文獎,多次獲全國大學生商業精英挑戰賽特等獎、一等獎和省優秀碩士論文獎。“只有抓住‘青年’階段,打破‘唯帽子’,選準‘好路子’,才能產出‘精果子’。”歐陽志剛說。

歐陽志剛作為教師代表在教師節大會上發言。
同時,他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帶頭講示范性黨課。他說:“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更緊密地將專業與黨史教育相結合,不能顧此失彼,要既嚴肅又生動活潑的引導學生在學好專業的同時,也能了解黨史,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作為經管學院經濟系黨支部書記,在“百位博士講黨史”活動中公開展示示范性黨課,在專業授課的基礎上運用經濟學知識,講述“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之爭,引導師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他也獲得校級精品黨課等榮譽,多次獲評校級優秀主講教師,獲得省級和校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起到了黨建引領的作用。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院以他為榜樣引領,開展“志剛”之星、“志剛”論壇等活動,在學院內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他還響應國家號召,組織開展知識扶貧志愿活動,組建數字金融知識普惠志愿隊、數字普惠金融知識宣講團,到江西瑞金等革命老區開展志愿扶貧活動,為我國扶貧工作作出了貢獻。
持之以恒,方得始終。歐陽志剛用二十余年的沉心鉆研成為了他人的榜樣,從榜樣力量中汲取無堅不摧的先鋒力量,激勵自身昂揚,引領學生成長,帶動江西省乃至全國經濟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