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七點,中東問題特使孫必干將做客第141期"孔目湖講壇",在圖書館202報告廳為我校師生講述"中東問題",屆時歡迎大家光臨!




孫必干,1965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后被公派至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學習;1990年至2002年,曾先后擔任中國駐沙特、伊拉克、伊朗大使。2006年4月初,孫必干大使正式接任中國中東問題特使一職。
孫必干是我國外交戰線的一員老將,在長達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經受了一次次考驗。上世紀70年代他常駐動蕩的也門,經歷了五次政變、兩次總統遇害事件;80年代他在利比亞體驗了美國B—52重型轟炸機低空轟炸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港的慘烈;90年代海灣戰爭期間,他在利雅得面對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發射到離中國使館直線距離僅500米的驚險。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5月,美軍宣布結束對伊拉克為期40多天的大規模軍事打擊;6月,中國政府開始著手進行駐伊使館的復館工作,當時,已退休半年的孫必干,臨危授命,接受了這項任務。 2004年2月16日,中國駐伊大使館復館小組一行13人抵達巴格達時,組長孫必干是在警衛人員的護衛下入住賓館的。向國外派出武警保護外交人員,這在中國外交史上還是頭一遭。穿越被稱為死亡之路的約伊高速公路、于無處不在的危險中完成復館、在伊拉克創造奇跡——25小時解救人質,孫必干因此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