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即“雨生百谷”,取雨量充足及時,谷物茁壯成長之意。學校是孕育人才的土壤,學生們求知若渴,他們也期待心靈的甘露,渴望汲取文化知識的營養,健康幸福的成長。本屆“谷雨詩歌節”選擇在高校揭開序幕,寄托著社會對高校學生們的祝愿和希望。谷雨,正是“創業創新,共建和諧”春潮澎湃的季節,也是詩人的節日。
4月20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華東交通大學、江西人民廣播電臺、省作協聯合主辦的“創新創業、共建和諧”詩歌季暨江西第五屆谷雨詩歌節《感動春天》朗誦音樂會在我校舉行。省文聯主席陳世旭,省文明辦主任楊六華、省文聯副主席祝新穗、劉華,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黃小蓉,我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安哥,黨委副書記徐朝亮,副校長徐健、雷曉燕、高海生、張玉清、藝術學院院長唐玉琴、宣傳部部長吳傳駿等出席。我省眾多詩人、詩歌愛好者及高校師生上千人參加了本屆“朗誦音樂會”,一批來贛采風的全國著名詩人也興致勃勃地出現在活動現場。

我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安哥在“朗誦音樂會”上致辭。
張安哥首先致辭,他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領導、來賓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張安哥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全省正在開展“創新創業,共建和諧”主題教育,詩歌節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手段起到了感染人、激勵人、鼓舞人的積極作用,通過突出“感動春天”這一主題,弘揚“與人為善、見賢思齊、包容寬容、尚榮知恥”的和諧精神,以高雅、樸實、清新、真誠的格調,培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敢闖市場、敢擔風險、團結協作、寬容寬厚、尊重規則、誠實守信”的創業文化。在真善美的熏陶中讓廣大青年受到啟迪。最后,他謹祝此次“朗誦音樂會”取得圓滿成功。
我校參演同學詩朗誦《正是谷雨》。
“朗誦音樂會”在我校全體參演同學的詩朗誦《正是谷雨》中拉開帷幕。整場“朗誦音樂會”由“鄉情”、“親情”、“愛情”、“友情”和“激情”五個篇章組成,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烘托了濃濃的“感恩之情”。詩朗誦《北岸琴聲》、《永遠的家門》,男女聲二重唱《鄉音鄉情》抒發了畢生依戀的鄉情;詩朗誦《父親,我在餐桌前等你》、《賣水果的女人》,男聲四重唱《父親》,女生獨唱《母親》 吟詠了美好動人的親情;詩朗誦《假如你愛一個人》、《玉蘭:最初和最后的情詩》,男女聲二重唱《無盡的愛》贊美了純潔忠貞的愛情;詩朗誦《我在除夕的鞭炮聲中給你寫信》呼喚了真摯誠信的友情;詩朗誦《我依然記得你的手機號碼》,小合唱《燭光里的媽媽》放歌了獻身事業和理想的激情。“朗誦音樂會”的不少作品還取自學校師生的真實故事,如“江西省十佳文明之星”、“十佳自強大學生”的感人事跡等,具有很強的現場感染力。
黃碩(右一)和我校熊婷老師(左一)的男女聲二重唱《鄉音鄉情》。

我校師生詩朗誦《北岸琴聲》。

我校藝術學院學生男聲四重唱《父親》。

徐丹女生獨唱《母親》。

我校學生詩朗誦《假如你愛一個人》。

楊帆(左一)和余立(右一)的詩朗誦《玉蘭:最初和最后的情詩》。

于閩軍詩朗誦《我在除夕的鞭炮聲中給你寫信》。

我校藝術學院學生吉他彈唱《朋友》。

楊帆(右一)、于閩軍(左三)、余立(右二)、李程(左一)、葛力溶(左二)的詩朗誦《感動》。

會心的微笑是內心的獨白。

這是情感的海洋,這里有心靈的激蕩。
本屆“朗誦音樂會”以高質量高水準的詩歌作品,在青年學生中倡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倡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形象地告訴青年學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值得贊揚和肯定的,讓觀眾在審美享受的同時,獲得了崇高精神道德的熏陶和啟迪,從而鼓舞了青年學生為了美好的人生理想而勤奮學習,促進了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的建設。

據省文聯有關人士介紹,谷雨詩會是我省特有的傳統文學活動,每年選擇在“谷雨”前后舉行,迄今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近年已發展成為包括大型朗誦音樂會、詩歌創作研討會、詩歌講座和文學采風等系列活動在內的谷雨詩歌節,至今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四屆。全省各地普遍開展的谷雨詩歌活動,因群眾的廣泛參與,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給春天的江西增添了濃郁的詩意。這項活動也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我省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精品。每屆谷雨詩歌節朗誦音樂會是詩歌節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