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憑借一張嘴兩條腿走遍千山萬水、訪遍千家萬戶,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推銷員”,新世紀他成為“一篇小故事給企業講來兩個億”的文化傳播者,他就是邰勇夫。5月11日,邰先生做客第153期孔目湖講壇,以他的智慧,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滿腔熱血的莘莘學子,他用自己十幾年來的人生經驗和體會,為同學們講述如何推銷自己,如何不斷地創造市場需求,尋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
十幾年來的發現——成功取決于心態
邰先生講到,在他采訪過的無數成功者中間,有些人一路走來順順利利,而有的確有能力,但處處碰壁,這是否是命運使然?邰先生認為,人的成功看似由命運決定,但它真正取決于人們冷靜和樂觀向上的心態,寬容感恩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未來的滿懷希望。他告訴同學們:我們讀大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掌握一門專業,更重要的是用科學、用知識開啟我們胸懷,培養我們陽光般的心態,只有這樣,好運才會光臨。
做好自己的推銷員
當前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沉重現實是就業的巨大壓力,一份來自第一線白領階層的生存報告,邰先生為同學們講述了目前我國職業經理人的生存現狀:他們僅僅是老板身上的一張皮,說甩就被甩,自身的才能很難得到充分發揮,自身權益很難得到保護,越高層的打工者越是這樣。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該怎么辦?邰先生認為,首先要做一名毛遂自薦推銷自己的推銷員,推銷自己的智慧、推銷自己的一技之長、推銷自己的一項發明創造。做好自己的推銷員是每個人一生一世的必修課。
推銷,創造神奇
1989年5月,全國小型農用柴油機市場滑坡,邰先生所在的湖南株洲柴油機廠從全國效益最好的企業變成了虧損大戶。時值盛夏,他與一位叫劉南北的老供銷頂著烈日炎炎,東奔西走、四處出擊,經過他們三個月的努力后,株洲柴油機廠車間里的生產線又開始運轉了,讓市長頭疼、讓廠長一籌莫展的柴油機廠竟然被兩位小小推銷員的一張嘴兩條腿的給救活了!這也讓我們感到了推銷的神奇!
推銷要辛勤耕耘
邰先生說,推銷,對大多數人而言,沒有捷徑可走。這些年一些人過分地強調技巧和方法,但他們往往追逐個人利益忽視社會利益。邰先生認為,營銷要維護社會整體利益,要與社會共贏。提到自己推銷生涯中最慘烈最悲壯的一次失敗,將近七個多月的艱苦跋涉,經受了身心的嚴峻考驗,但他所推銷的皮革一碼也沒有推銷出去。然而在他離職后的半年內,他曾去推銷過的那些廠商紛紛到廠里來找他買皮革,因為他們被他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推銷員要堅守的信條
在邰先生做推銷員的十五年間,正是社會變革的轉型期,但他堅守了做為營銷人員一定要堅守的職業道德,“我沒給任何一家企業任何一位老板丟失過一分錢的貨款,更沒有使我的客戶蒙受過任何損失”,正是憑著對老板、對企業、對客戶、對廣大消費者的忠誠,他曾經主管的內蒙古小家電市場出現了逆向沖貨。
推銷,創造一部暢銷書
2000年初,當他創造了順德小家電銷售史上一次性成交額之最后,他被老板搞人員大換血炒魷魚了。在他尋找生存機會,卻不斷碰壁時,他沒有灰心,因為他堅信這是命運在暗示,“換條路,會有更陽光的大道在等著你”。他開始了寫稿,在2001年的8、9月間,邰先生的自傳體小說《我推銷我生存》出版了,他以“中國的土地有多大,我的新聞發布會就要開多大”的雄心壯志成功地推銷了他的書。2002年春節前后,他的故事、他的書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重塑自我:一篇小故事給企業講來兩個億
在《中國最偉大的推銷員》盜版書瘋行的情況下,邰先生把目光轉向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諸要素中最鮮活、最生動、最勾魂、最具感召力的那部分,就是文藝家們加工制作文藝作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可充當各類媒體新聞報料的原始素材”。就是這樣一些想法和創意,而且馬上付諸于行動,讓他再一次被市場所接受,被中國無數的企業擁抱。
講座最后,邰先生鼓勵同學們挖掘市場需求和自身亮點,尋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

攝影:林重先 詹前裕